你是否曾经听过这样的抱怨——「明明吃得不多,为什么手臂越来越粗?」对于经历过癌症手术的病友来说,这未必是体重上升,而可能是一种被忽视的术后并发症——淋巴水肿。
淋巴系统就像身体的「排水管道」,在全身流动、运送免疫细胞的同时,也负责清理废弃物。当这个系统被手术或放疗破坏,就可能引起 淋巴液回流障碍,导致水分堆积在组织里,形成局部肿胀,也就是我们说的 淋巴水肿。
为什么癌症病人容易发生淋巴水肿?
在乳腺癌、妇科肿瘤或泌尿系统肿瘤等治疗中,医生常需要 清除局部淋巴结,防止癌细胞扩散。但也正因如此,部分病人在手术或放疗后, 淋巴循环被中断或阻塞,导致淋巴液无法顺利回流,逐渐在组织中积聚,形成肿胀。
展开剩余71%可以想象成一个被堵住的下水道:水越积越多,组织就像海绵吸水一样变得臃肿,时间一久甚至出现慢性发炎、组织纤维化,最终变得僵硬、沉重,严重时形成“象皮腿”或“象皮手”。
哪些人风险更高?不是所有人都会得!
是不是每个癌症手术病人都会出现淋巴水肿?其实并不一定! 是否发生淋巴水肿,与是否切除腋下淋巴结、切除数量多少、是否接受放疗等因素密切相关。
手术方式未放疗者水肿率放疗者水肿率 改良型乳房根除术约20%可达30% 乳房保留术+腋窝淋巴清扫术约10–15%可达20% 前哨淋巴结切除术(哨兵淋巴结)约5%以下—
如今许多早期乳腺癌病人,通过 前哨淋巴结活检评估是否转移,如果未发现转移,就 无需再大范围清除淋巴结,极大降低了淋巴水肿的发生风险。
淋巴水肿能预防吗?生活细节很关键!
虽然淋巴水肿有一定几率发生,但 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小习惯,可以有效预防或减轻:
✅ 1. 保护皮肤,防止伤口
皮肤一旦破损,容易引发局部感染, 刺激淋巴液增加。建议日常防晒、避免蚊虫叮咬、园艺时戴手套;如有伤口,务必及时清洁、消毒并上药膏。
✅ 2. 避免温度极端和深层按摩
高温会使血管扩张,刺激淋巴液生成,建议 避免长时间泡温泉、桑拿、热敷、拔罐等行为。深部按摩也要慎行,尤其不要在有手术史的手臂上做强力推拿。
✅ 3. 飞行时穿压缩袖套
高空气压变化会加剧肿胀, 搭机时穿着医用压缩袖套,并避免在患侧佩戴手饰(如手表、手镯、戒指),以免阻碍淋巴回流。
✅ 4. 良好生活习惯
保持适当运动与体重,有助于全身循环。避免在患侧量血压、抽血、打针,也不要提重物。
治疗手段:徒手淋巴引流+压迫治疗
如果淋巴水肿已经发生,可借助 专业的物理治疗来缓解:
徒手淋巴引流术:由专业治疗师引导淋巴液从患肢引流到健侧,再回流心脏,减轻肿胀。 穿戴医用弹性袖套或绷带:维持局部压力,减少液体堆积。 必要时结合抽吸、药物或手术治疗(如严重感染或硬化者)。现在越来越多的癌症治疗策略是“术前多专科评估 + 辅助治疗”,例如在手术前先用化疗或靶向治疗“缩小病灶”,可能就能减少切除范围,降低术后并发症。
如果你或你的亲人是乳腺癌或其他癌症术后患者,不妨定期观察双臂或双腿的粗细变化,早期发现淋巴水肿,才能有效管理。欢迎将这篇文章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,一起守护术后的健康生活!
发布于:浙江省爱配资-爱配资官网-南京股票配资-正规配资平台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