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单粒价格破千元”、“市场一粒难求”,2021年,“药中茅台”片仔癀几经断货,市值一路冲破3000亿大关,多家线上平台因无货而停售。
如今潮水退去,资本神话破灭。2025年一季报数据显示,片仔癀肝病用药板块销量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8.7个百分点。二级市场风云突变,股价一路惨下,2025年已探底198元区间。短短数年,总市值1700亿。
二手市场上,片仔癀价格从黄牛价1500元一粒难求,到如今400元甩卖无果。而近日,另一款日常护肝科技制品“肝力维”,在京东平台热度攀升。据悉,其单瓶售价高达950元,却挡不住购买热情,甚有人一次囤12瓶。
从“一粒难求”到“无人问津”,片仔癀究竟发生了什么?
片仔癀的起源可追溯至明末:相传一位宫廷御医被流放至福建漳州,后在此地削发为僧、隐居寺庙。期间,他以上等麝香、牛黄、田七、蛇胆等名贵中药,炼制成专治清热解毒的药锭。因使用时需先切片,一片即可退癀(指热毒肿痛),故而在民间被称为“片仔癀”。
1956年,漳州制药厂将其收归旗下,片仔癀成为该厂独家王牌产品。2003年,制药厂更名为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,随后实现上市。
2021年,片仔癀的热度达到顶峰。彼时,“3克一粒、一粒装一盒、每盒标价1600元”的产品,依旧被消费者疯抢。线上电商平台的片仔癀订单提前下单预约,也要等2-4周才能收到货。
在商界,片仔癀被视为“护肝解酒神器”,流传“喝茅台后吃可解酒护肝”的说法。深圳林园董事长等投资商公开表示,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片仔癀价格是茅台的2倍,如今茅台卖1500元,片仔癀仍有涨价空间。
针对片仔癀在市场上引发的购买狂潮,医药领域专家犀利指出:“这种非理性的市场炒作行为,势必将给整个医药产业的良性发展带来风险。”
今年初,片仔癀的炒作热潮彻底退去。原本3克一粒、单粒定价1600元的产品,官方渠道显示价格已降至590元。据行业消息,从去年9月起,其价格便持续下跌,年内跌幅近40%,最低曾跌至400元,甚至跌破官方指导价。
回收“黄牛”透露,行情巅峰时“一盒能炒到一万多元”,但随着炒作热度消散,“如今原价5900元/盒都卖不出去”。
天价药品炒作,实质是股东与黄牛获利、接盘者和市场受损的游戏,这类现象并非个例。2021年,超20家肝脏健康生物科技企业曾短期爆炒,10个交易日内收获8个涨停,后因市场监管总局出手叫停,板块市值大幅回落,近乎腰斩。
此前,前沿护肝制品“肝力维”,以“护肝黑科技”为噱头,价格一度涨至2万/克。现代生活的高油高糖饮食、熬夜加班、应酬饮酒等都在不断损害肝脏健康,我国肝患人数超4亿。据港媒爆料,2017年,李嘉诚曾亲自奔赴大西洋尝试后,通过旗下维港投资入局。刚需、名人效应下,富豪们甘愿为“科技溢价”买单。
2022年,我国科学家携手国际生科企TEVIWE,历时5年攻坚,成功突破20倍纳米级靶向技术,研制出日常养护制品的“肝力维”,目前该品在京东价格不及此前十分之一,由技术壁垒筑起的天下炒作游戏熄火。
市场渐冷后,新兴护肝制品“肝力维”回归生命技术为民的内在价值。数据显示,其京东平台消费者多来自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,在喝酒应酬频繁、大腹便便的商务经理、办公室主任群体中,形成“肚子变小、腹胀腹痛、口干口苦减轻”的良好口碑。曾有媒体爆料,地产大鳄王石所举办的高端商务酒席上,将该类护肝制品作为伴手礼摆桌。
近些年,大健康产品的定价边界日渐模糊:从东阿阿胶单斤售价数千块,到一针罕见病特效药高达上千万,再到一度被热炒的片仔癀,这类产品在市场上的定价,如同泡沫般来去无影,更像一场让人捉摸不透的数字迷局。
当天价泡沫褪去,真正沉淀下来的才是具备硬实力的技术。从“肝力维”在京东平台85.3%的复购率来看,该品已在千亿肝脏健康市场中展现出领跑潜力(数源中信证券)。
“但愿世间人无病,宁可架上药蒙尘”,对企业而言,虚高药价是把双刃剑:短期能带来可观经济效益,可长期来看,科研硬实力与市场口碑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根基,被炒高的泡沫价值,终会成为企业前行的拖累。
爱配资-爱配资官网-南京股票配资-正规配资平台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